面對經濟下行和疫情影響的雙重利空,重慶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卻成功"逆襲",今年1-11月份全市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4.4萬輛,同比增長2%。
在日前舉行的"2020重慶市汽車流通行業年會暨新能源汽車分會換屆大會"上,市經信委汽車工業處副處長王小龍向與會嘉分享了這一數據。他同時透露:截止2019年,我市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和產值,分別達到15.25萬輛和221.6億元,在汽車制造這個經濟支柱產業中所占比重日益提升。
據重慶市汽車商業協會新能源汽車分會相關人士分析,我市新能源汽車的逆勢增長,一方面得益于新能源汽車技術的日臻成熟,配套設施日益完善,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和政府不斷出臺的政策利好有關。有統計表明,自2013年起,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我市累計發放財政補貼達12億元,其中僅今年就已發放2.55億元,同比增長61.5%。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2日,重慶市政府發布了"支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激勵措施",從生產、銷售、使用等環節,出臺了包括財政補貼、獎勵政策、加快充(換)電設施建設、提供停車和通行便利等在內的11項激勵措施,并明確提出,今年內鼓勵市內車企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3.64萬輛。
這一政策利好的出臺,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上下游都取得了積極的響應,特別是其中給予新能源汽車"免費停車、和公交車享有同等通行便利"的特殊福利,迅速點燃了終端市場的消費熱情,而以長安新能源為代表的本土車企,也抓住這一契機展開市場促銷,為重慶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掀起了一波銷售高潮。
12月19日,由重慶市汽車商業協會主辦的"2020重慶市汽車流通行業年會",以"乘風破浪,行穩致遠"為主題,來自重慶市商務委、重慶市經信委,本土車企及經銷商的300多位代表,就促進我市汽車消費持續健康發展展開了交流和分享。會議還選舉產生了重慶市汽車商業協會新能源汽車分會第二屆理事會,并為新成立的重慶市汽車行業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了授牌,同時頒發2020年度重慶首選車型各項大獎。
【免責聲明】上游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游新聞-重慶晨報”或“上游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游新聞聯系。
